[苏州园区]19周年转型谈:一座开放的现代化新城


  •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 新闻中心

    [苏州园区]19周年转型谈 :一座开放的现代化新城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8日

          成立于1994年的苏州工业园区 ,在2013年走到第19个年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中国与新加坡两国国际合作示范区,苏州工业园以“先行为试”为使命 ,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和唯一 ,如第一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唯一的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7月2日至4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江苏金陵之声、新加坡新传媒等对外广播媒体组成的中外采访团 ,走进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的苏州工业园 ,感受环保、文化与科技给园区带来的新的发展力量 。
     

           借鉴新加坡 从工业园到一座城
          早在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之初 ,它就是以一座城市的理念来进行规划的。在早期奠定了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基础之后,19年后的今天,苏州工业园区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改造 ,而新城的面目正越来越清晰 。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曾策划了一个名为“洋苏州与老苏州对话”的摄影采风活动,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拥有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的现代化代表。
          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有一个关于园区发展历程的常设展厅 。目前 ,这里正在展出园区19周年的发展成果。在展厅入口的一面墙上,镌刻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两国领导人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期待 :
          “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邓小平 1992年春
          “苏州工业园是一项宏大和史无前例的两国政府合作计划。”——李光耀 2004年6月9日
          1994年2月26日,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双方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和《关于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书》等三个重要文件。同年5月 ,苏州工业园实施启动,开始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发展之路 。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刘杰向记者介绍借鉴新加坡经验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二层次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招商引资、财税 、资产经营、物流等管理 ;第三层次是公共行政管理 。“目前苏州工业园正在从经济发展向公共行政管理的借鉴过渡 ,重点是在公共行政管理的借鉴阶段 。”刘杰说。
     

          苏州工业园行政区划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合作区80平方公里 ,人口约76万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 、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 。苏州工业园区从2002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输出其规划建设、招商服务 、亲商理念等经验 ,与各地共建了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苏州南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等重大项目。
          在2011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排行榜上,苏州工业园区总排名位列第二 。而在其他几项重要指标的排名上同样居领先地位 ,其中科技创新排第二 ,生态环境 、社会发展、体制创新都居首位 。
          2013年 ,在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第19年,园区管委会着重向记者推介其文创 、科教与新兴科技产业项目,如作为苏州国际化艺术殿堂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文创街区李公堤、国际性科研院校——新国大苏州研究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新兴产业代表——生物企业金唯智和云计算企业新科兰德,以及作为制造业升级的新载体——2.5产业园等。
     

          在苏州工业园区,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园区里聚集的跨国企业 、跨文化人才 ,以及新兴产业,给这座新城带来开放的国际视野 。走在园区里 ,视野中不时出现借鉴新加坡社区服务的邻里中心、规划有序的住宅区、简约时尚的现代风格建筑 、独具艺术气息的公共雕塑 、干净整洁的街道和花木绿地等。苏州工业园俨然是一座开放的现代化新城气象。
          而透过园区管委会“当家人”的一席谈,可以感受苏州工业园经过19年发展,所形成的全方位的发展理念。
     

           访苏州工业园管委会工委副书记 杨建中 
           园区正致力于一个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 
          “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提出园区要向三化三型发展。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 、信息化的综合商务新城。生态型、创新型、幸福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园区 。园区正处在转型升级关口,要调整一二三产比例关系 ,对制造业内部的比例关系结构进行调整 。对各种形态的经济进行结构调整 ,苏州工业园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
          转型升级过程中,苏州工业园区谋求的是一个全面的发展,不再以GDP论英雄 。具体的布局来说 ,一二三产之间 ,重点发展服务业 。目前制造业占63%,服务业占37% ,这个结构不合理。十二五结束,服务业占比将提升到45%和48% 。
          就制造业产业内部 ,同样进行提升和结构调整 ,最重要问题是产业布局更合理。2012年苏州工业园提出“2+3”计划:对制造业的两个主导产业进行提升,电子信息和机械装备;瞄准未来发展三大新兴产业,一是以下一代互联通信为核心的云计算;二是以纳米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发展 ;三是生物医药。
          新兴产业在整个工业制造业中的占比将提升到50%以上,这样制造业的架构就会非常合理。产业布局上既有二三产之间的结构调整,也有制造业内部的调整。”
     

           借鉴新加坡 最重要的是理念 
          “新加坡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是理念。最重要的三方面:
          一是科学的规划建设的理念。苏州工业园区在建设初期得益于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不仅园区得到启示 ,同时这种理念还辐射到苏州市、江苏省 。在环境建设中,我们注意到规划和建设的井然有序,这对经营园区有巨大帮助 。合理、集约地使用园区土地 ,来源于规划的理念 。苏州工业园区用苏州3%的土地,创造了苏州市15%的经济总量。
          二是新加坡亲商亲民的理念。借鉴新加坡的核心理念,为企业、老百姓服务。对园区的服务是全方位的,从空间到时间的全过程跟踪服务 。从为企业服务扩大到向老百姓的服务和延伸。通过改革开放,使得更多老百姓得到实惠 。
          三是社会管理、公共行政方面的理念。小平说过,新加坡算是管得很好的。在公共行政的管理方面  ,包括生态环境、交通组织 、社区管理、邻里中心的便民服务 ,都值得学习。”
     

           今后的路怎么走?  
          “苏州工业园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在经济发展方面,2012年园区GDP达到1700多亿,财政收入300多亿 。社会发展方面 ,已经完整建立了教育 、医疗、社保、便民服务的体系。在环境建设上完全按照人与自然和谐进行布局和建设。19年来苏州工业园的发展是全方位的 ,但如同一个孩子到成年之后,必须进行转型。目前的资源不能支撑园区快速发展 ,如土地。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合作区域只有80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基本用完 。今后围绕土地资源来进行发展,显然不可能 ,只有通过转型升级的发展来进行。主要的发展方向有两个方面:
          一是服务型经济、二是创新型经济 ,这也是向新加坡学习。早在十几年前,新加坡就已经向这两个方向发展。他们在科技和服务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2012年,园区进一步将发展方向聚焦于高端产业 ,发展高端商务、集聚高端人才。在城市建设上,提出城乡一体化,丰富开发区的内涵 ,整体上提升园区 。
          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之初 ,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区 ,而同时作为一个新城市来进行建设。当时给了园区两个目标:高科技的工业园 ,现代化、园林化的新城市。”

    记者 杨冬霞 摄影 索强
    《国际在线》2013年7月10日
     




  • XML地图